Coin

我为什么讨厌《声之形》【粉丝勿入我是黑】

预警:

如题。粉丝不要看。我是黑。

因为懒得引战,我连tag都不打了。

看到题目和预警都还要接着看下去的到头来不服气还要骂我的粉丝,贱的是你自己,我不会跟你道歉的。爱生气生气吧。呵呵哒:-)


******************************************************************

【前言】

导演想表达的东西,和他拍出来的东西总是会有偏差,越好的导演这种偏差会越小。但是再好的导演,囿于自身环境和潜意识等等因素,客观上无法抑制作品骨子里透出来的东西。简单讲,我讨厌声之形,不是因为觉得导演想美化校园霸凌。而恰恰是他并没有这么想。

她打从心里觉得校园霸凌不是什么大事。

所以不需要额外美化。


************************************************************************

导演和电影想表达的愿望很美好,每个人都不完美,大家要互相理解,互相理解了世界就能变得美好大和谐了。我看得出来她想说的是这个主题,然而她努力写的这个故事却因为实际上并不可能,呈现出了各种微妙的不合理跟扭曲。

电影想要透过男主角由加害者变成受害者,并最终获得女主角的原谅,来表达一个不完美的男孩子通过成长,是可以理解当初受到伤害的女孩子的。人与人就是要互相原谅。——然而这一对实际上在故事里是个特例

 因为它是透过双方对调当初的立场实现的。男主角因为自己也被以荒唐的理由欺负,受到了一样的伤害,才恍然大悟自己是不对的。而其他并没有不幸(或巧合)沦为受害者的人,则一如既往。

不完美的人要通过互相理解来磨合与成长。可是表现在故事中的实质却是:不完美的人要怎么互相理解呢?哦,唯一的办法就是彼此受过一样的伤害,否则不可能。只要我不曾倒过和你一样的霉我就不可能意识到自己有错,我就依然觉得你受伤害就憋着吧不好意思我没落井下石就不错了。

参见其他最终道歉都没有的同学,这些人不是主角,没啥戏份,但他们才是世界里的大多数,和普遍人群。男女主角都是特例——因为巧合的幸运,偶然互相明白了一点的极少数。

我一点都不觉得女主角是圣母。因为她的立场至始至终都是弱者,以她在影片里的性格和处境,以及整个故事的大氛围,原谅才是她的活路。声之形是个典型的日本片子,里面充斥着【破坏和谐的人际关系就是原罪】的日本社会文化环境和氛围。

在这种【我都已经这么诚心改过了你还要我怎么样一定叫我去死吗好吧我就死给你看写下你满意了总可以/应该原谅我了吧】氛围里的社会环境下,毫无【我道歉是因为我认识到自己做错了,不管你原谅与否,我都必须道歉】的正当性

声之形的女主角无疑是善良的。但除此之外,她身上挥之不去的标签是弱者——声之形非常生动地展现了贴着【善良的弱者】这个标签的人在日本社会将有什么样的遭遇(实际上在世界各地都差不多,然而在日本会特别凸显)。 

西宫的【原谅】不完全是善良,甚至主要的也不是跟男主角互相理解——而是长期的自卑、被欺负久了只能憋屈着的麻木,和好不容易居然有加害者肯来道歉+做朋友的感激的混合体。同时,也是她再度被整个社会所接纳的机会和途径。只要她还想在世界上正常地不与世隔绝地生活下去,就必须要选择和当初的加害者和解——因为社会的观念是:虽然他伤害过你,但是现在已经知道错了,而且还为你做了那么多,你还想怎么样——再不原谅可就是矫情、造作、不近人情,是主动挑起不和谐的社会矛盾了

就像男主角要通过获得原谅来减轻罪恶感(啊,你看受害者原谅我了,就算我曾经有罪现在也已经补偿了救赎了。我又是一个清白无负担的好人了。)女主角最初因为与绝大多数人不一样,破坏了群体的“和谐”,现在也要通过“原谅”的仪式,完成人际关系上的“和谐”,重新加入被隔离的社会。 两个人通过“互相原谅”这个仪式彼此抹去了身上曾经有的“无论什么原因总之结果造成了周围人际关系的不和谐”的污点,周围的人看到受害者与加害者“互相理解”而感到安心(连这种本来不可调和的矛盾都能解决,社会果然还是和谐的嘛~),社会也就重新接纳了这对犯过错的少男少女。

所以,声之形非常生动地展示了一个善良的弱者一旦运气不好,受到了伤害能怎么办呢?哦,就是自己憋着,忍耐着,以最大的宽容原谅社会和加害者——直到(希望特别渺茫,等到算你走运)突然某天加害者幡然悔悟(主要是因为他自己倒了和你当年一样的霉)跑过来跪求你的原谅。

——那么。如果等不到怎么办呢? 

哦,继续憋着等奇迹出现呗。人都是不完美的嘛——要互相理解,互相原谅哦——原谅加害者暂时还不会醒悟,哪怕他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倒同样的霉不会醒悟。你也只能选择原谅。因为社会就是这样。【摊手】

有很多人辩解说,没有道歉不代表内心没有震动。而且比起空洞的道歉,受害者更希望的是加害者的内心悔悟。这话道理上没错——不过,为什么那些人也觉得道歉是空洞的?因为说对不起是很容易的,可以说是成本最低的一种赎罪方式。 

也就是说,一群连开口道歉这种成本最低的赎罪举动都不愿意做的人,他们内心即使有震动,都是些什么程度的震动?我错了嘛人家当时不懂事而已嘛反正你还活着我以后改了就是呗嘤嘤嘤?连如此廉价的赎罪都不愿意做,都做不到,你还让受害者相信他们有诚意做更多的

我不觉得声之形的导演有意美化欺凌——我说过了,这是很典型的日本片子————在一般日本人的眼里,这就是正常的,形成的是他们整个社会都默认这就是正常的。校园欺凌就像其他所有你破坏了社会和谐人际关系的事情一样,发生了就是个污点,没有对错。 

污点就在于你加害者和受害者不肯互相理解,非要作天作地闹成天大的矛盾,不懂得人是不完美的不互相包容,才害得大家的关系都不和谐。你看你们知道错了吧?——但是特么的为什么受害者非要理解加害者不可呢?我杀了你,你能理解吗?

我最讨厌的就是声之形这部电影中不自觉流露出来的,你受到欺负是因为大家都不完美,你只要忍耐到当初欺负你的人突然良心发现幡然悔悟跑来跪求道歉就好了。你们就会互相理解达成社会圆满和谐了。在理解之前,继续忍耐和原谅就好了。 

可实际上西宫受到欺负是单方面的接收伤害,就是那群孩子们无知的恶意,就是他们单方面犯的错误。是他们单方面不理解西宫没有错造成的。即使他们没有【我也一样这么痛苦啊!】的感受,也应该和必须反省悔悟。因为不管是否理解,他们都是错的

声之形想要表达大家都不完美,互相原谅才是完美社会——可惜它选的例子完全错误。或者说它选的例子太真实了,真实得不顾导演的电影意图,顽固地展现了其残酷的内面

 故事试图将校园欺凌混同于一般情况的互相摩擦造成的不和谐纠纷——这就是大错特错的一点。我们互相不理解,互相伤害,确实可以通过互相原谅——你单方面在伤害我,单方面不理解我,特么还叫人际关系的一般磨擦?!如果你打我一拳,我还你一拳,就算最后我技不如人,好歹我是还手了的——这样的才叫做互相磨擦——特么的一方单向挨揍的你跟我说这是正常的不和谐纠纷???单方面受到欺负是正常和不可避免的???

一再说了,声之形是典型的日本片子。整个日本社会都是默认和通行这样的法则。所以他们拍出和自以为拍得很好我都不奇怪。因为在他们只要造成了社会不和谐的原罪,任何起因经过结果都是等同的。他们不懂对错是非,只好以刻板的形式来判断和决定对错。 

这就是“有小礼而无大义”。这部片子十分生动地展现了善良的弱者只能等待加害者突然的良心施舍(还得在对方也倒了大霉之后,啊,看运气吧),否则就只能无休止地忍耐和原谅下去。等到什么时候?哦看运气吧。

即使是作为一个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强者的存在,基本上只有我欺负对方没有对方欺负我(当然我可以无愧于心地说,自己从未行使过这种恶毒的权力)的人,对这部影片中蕴含着的原始弱肉强食的法则,都只能感到齿冷。就更别提那些曾经处于被欺负地位的受害者了。

这部影片真实吗?

非常真实。从揭露令人毛骨悚然的日本社会事实这一点来说,简直是好片子了。

但是被电影的柔光,千万分之一的受害者等到加害者良心发现的偶然打动了的中国人居然有那么多。还真的相信了只要原谅理解就会美好温馨。

——我除了呵呵哒还是只能呵呵哒。

去他玛丽隔壁的粉饰太平


-FIN-


 
评论(8)
热度(30)
产粮纯属偶然,不建议关注。

关注的博客